致癌突变的普遍存在与疑问
致癌突变在正常人体组织中很常见,人体内有大量细胞,致癌突变在这些正常细胞中存在,但通常不会引发癌症,所以癌症实际并不多见。在小鼠嵌合体中,携带致癌突变的细胞能为成年组织提供正常细胞且不引发癌症。那么,那些通过正常发育避开癌症的细胞谱系与少数最终患癌的细胞谱系有何不同呢?这还不清楚。重大发现:细胞周期与癌症易感性
2025年4月30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陈大年教授作为第一作者,联合多伦多大学西奈山医院Rod Bremner教授团队在《Nature》上发表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细胞分裂周期在易患癌的细胞类型中更快,这证实了细胞周期快是新发现的癌症易感性预测指标。总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的关键作用
研究团队发现,总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可预测多种肿瘤类型的转化易感性。易患癌症的Rb、p107缺陷的视网膜在多方面存在缺陷,干扰SKP2-p27-CDK2/CDK1轴能阻断癌症且不影响这些特征。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团队测试的肿瘤抑制突变都增加了Tc,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起源细胞的Tc是耐药谱系的一半。Tc还能区分Rb -/-垂体癌的起源细胞等。所以,相对Tc是区分易患癌和抗癌细胞谱系的标志。转载请注明来自大地资讯官网,本文标题:《震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陈大年发现易患癌细胞的共同特征,你知道是什么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